从新能源赛道“洗牌”,看青岛的“脱碳”路径

 
楼主   帖子创建时间:  2021-11-24 16:09 回复:0 关注量:17

 

“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自今年“两会”期间首次将“碳达峰、碳中和”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全新蓝图中,绿色发展已然成为“十四五”规划的显著注脚。面对这场任务艰巨的世纪大考,以“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为名片的青岛,早已把绿色植入发展理念中。


多地布局“碳中和”,绿色发展成底色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双碳”目标既是中国政府对全世界人民的庄严承诺,也为清洁能源行业变革孕育了新机。能源革新赛道已经鸣枪,各座城市也在围绕碳达峰、碳中和争先布局。


今年初,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碳中和”中国城市进展报告2021》,对我国近300个城市进行了绿色发展评估。其中,北京、深圳、上海、成都、青岛、武汉等地在实际碳减排值对基准值的差距方面表现较好。可以说,这些城市都是推动我国实现碳达峰以及碳中和发展目标的重要力量。


成都早早瞄准未来,布局组建碳中和实验室、积极谋划碳中和产业生态圈、加快制定科技行动方案,全域统筹的生态碳汇体系初步形成,将光伏产业作为优势新赛道来布局,众多光伏新主体纷纷抢滩。2020年以来,建设30GW电池片及配套项目的太阳能金堂基地、建设15GW电池片及切片项目的通合新能源项目、光伏支架生产基地、特种气体生产基地相继落地;以新模式错位发展、补位合作,在上游和中游链条上为成都光伏新赛道增添了新的强大动力。


同样是光伏产业,河北保定定位“碳中和产业之都”,提出谱写“中国电谷、低碳保定”课题,推动清洁发电、能源数字化、综合智慧能源、新型储能等能源电力产业全领域发展,光伏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能源光伏技术重点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光伏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光伏)创新基地、大数据智慧运维研究中心先后落户,形成了完整的光伏技术创新体系,为零碳城市发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北京能源转型的进程也在加速,2017年,北京最后一座大型燃煤电厂停机备用,北京由此成为全国首个告别煤电、全部实施清洁能源发电的城市;2018年,北京近3000个村落实现了煤改清洁能源,北京平原地区基本实现“无煤化”。近日,北京“碳中和”主题公园向市民开放,公园依托智慧景观互动设施,创立“碳积分”,记录游客在互动设施上开展的绿色出行、低碳环保、科普学习等低碳行为。


在这场绿色低碳经济全球竞争赛中,青岛将发展新能源产业作为实施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基于多年来对于新能源领域的探索,青岛拿出了切实可见的成果。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青岛市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1.5%,煤炭消费结构占比30%远低于全国、省平均水平,能源消费结构在不断优化,初步改变了以土地、能源为主导的资源投入型增长方式,夯实了自身布局新能源产业的底气与实力。


城市发展的各个领域正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倒逼下加速变革。2020年4月20日,《青岛市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方案》获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要领导批示;12月2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共同批复,青岛成为全国首个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2021年4月6日,青岛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加快推进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实施意见》;4月23日,召开青岛市绿色城市建设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研究通过2021年行动计划和示范区域名单;《青岛市绿色城市建设2021年行动计划》则明确了年度30项具体工作目标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蓝图落地责任清晰......一批涉及绿色城市建设方方面面的“制度集群”展示在企业和市民面前。


目前的青岛,正加快建设山东能源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积极争取落地一批新能源产业项目,节能环保产业成功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为城市发展赋能。这份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的“脱碳”课题,青岛持续深耕。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