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政策风再起,换电重卡赛道或成下一个风口
吉利旗下新能源商用车品牌远程汽车再添力作。11月8日,远程汽车通过线上发布会发布了全新智能豪华重卡——远程星瀚H。
据智通财经了解,远程汽车创立于2016年,是中国首个专注于新能源领域的商用车品牌。在“创造智慧互联,引领绿色商用”理念指引下,远程汽车有序完善重卡、轻卡、小微卡、LCV、客车五大产品线,成为全国首个完成多能源布局,实现全系产品新能源化的商用车品牌。
今年1-9月,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重卡、轻卡产品同比销量分别增长237%和1174%,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21%和25.66%,均夺得细分市场冠军。远程星瀚H的发布,是远程汽车站在市场头部完成的一次自我超越。
远程星瀚H支持纯电换电、增程换电、甲醇P2混动等多种新能源动力模式,拥有家居设计布局、高阶智能驾驶、未来智慧座舱等技术亮点。远程星瀚H的发布,是吉利控股技术优势与全球化产业链协同的结晶。
image.pngimage.png
远程星瀚H是远程汽车的技术母体,未来量产车型将会逐步继承她的优秀基因,首款车型预计将于2024年上市。远程星瀚H从底层逻辑重新定义商用车,它将成为物流体系中的智慧节点,串联起智慧运力平台和绿色能源补给网。远程星瀚H的发布,是中国迈进零碳陆运体系的生动实践。
乘政策东风,换电模式大有可为
相关研究数据表明,在中国,交通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到了全国总量的大约10%,其中80%来自于道路交通,尤其是商用车更是燃油消耗和污染大户,以仅占20%的汽车保有量,消耗了51%的汽柴油。要知道,中国作为全球油气进口第一大国,石油对外依赖度高达73%,燃油车庞大的能源消耗给国家能源安全带来了巨大隐患。排放方面,商用车更是制造了56%道路交通碳排放,从环保角度测算,1辆柴油重卡的污染物排放量就相当于306辆乘用车,传统燃油车对环境保护造成了沉重压力。
鉴于以上因素,中国政府早在本世纪初就将电动汽车纳入了“863”计划。过去20多年里,政府从顶层设计、政策引导等方面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双碳战略指引下,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持续上升,2020年商用车新能源渗透率仅为1.8%,今年1-9月份,国内商用车新能源渗透率提升至3.1%。
但从长期维度来看,3.1%的渗透率依然远远不够。10月26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方案》中表示,将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逐步降低传统燃油汽车在新车产销和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推广电力、氢燃料、液化天然气动力重型货运车辆。到2030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据咨询公司罗兰贝格预测,到2030年国内商用车新能源渗透率将达到20%
站位全球视角,2020年全世界销售了大约7800万辆汽车,其中有三分之一是商用车。在新能源化的趋势之下,数以千万计的燃油商用车将成为新能源商用车的替代目标。而在这个替代过程中,将诞生多个新能源技术的风口。
当前,长距离公路物流补能依然是新能源商用车特别是纯电商用车用户面对的主要痛点,在动力电池储能与充电技术取得跨越式突破之前,换电模式将成为一个持续升温的行业热点。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相关政策利好也在陆续出台。10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启动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启动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其中换电重卡特色类试点城市包括宜宾、唐山、包头,这是首次将重卡特色类城市纳入到试点城市范围。工信部称,换电模式能够降低用户购车成本,在消除里程焦虑和提升安全水平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此外,换电站拥有大量电池,可以作为储能设备,寻找获利机会。
智通财经了解到,由吉利商用车参与起草的首个国家换电标准《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也在11月1日起开始实施,换电重卡将进入统一标准的时代,让远程汽车在行业风口伊始就入座了行业标准制定者的位置。
方正证券研报指出,预计到2025年,换电车型的总销量将超300万;配套换电站规模超28000座,对应765亿市场规模;电池配套约55GWh,对应388亿市场规模;并对应电力收入2168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