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薄弱,需加速奔跑!

 
楼主   帖子创建时间:  2021-11-09 15:26 回复:0 关注量:31

 


小米汽车首座工厂将落户北京亦庄,预计2024年上半年量产。”10月19日,在小米汽车投资者日上,雷军的一句话暂时终结了各大热门新能源汽车城市对小米汽车的争夺。


事实上,从今年3月正式宣布造车到今年9月正式注册公司落户北京亦庄,手握100亿造车资金的小米汽车一直是各个城市争抢的目标。


其背后的原因无外乎汽车产业投资链长,能够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地方政府引进新能源汽车项目,可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带动税收和就业。


过去几年,在国家战略和政策的扶持下,地方政府对新造车项目的支持力度显而易见。上海先后引进特斯拉、参与威马D轮100亿融资、参股智己汽车,合肥引入蔚来,杭州牵手零跑。特斯拉、蔚来等公司也已经成为了当地先进制造业的代表性名片。


虽然小米汽车总部及首座工厂的选址刚刚落下帷幕,但地方政府对优质造车项目的争夺却从未停止。


日前,消息称特斯拉将在中国建第二座超级工厂,虽然还未公布在哪建厂,但包括合肥、青岛、成都、武汉、深圳、郑州在内的多个城市,早已开始“摩拳擦掌”。


不可否认,正因为特斯拉在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超级工厂,让上海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占有一席之位,也让上海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一张名片。


而无论是对小米汽车还是对特斯拉第二工厂的争夺,其实是各地汽车产业综合实力的PK以及对打造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的强烈愿望。


而从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到武汉、重庆、成都等传统汽车产业重镇,再到合肥、西安、深圳等新兴汽车产业基地,广袤辽阔的中国城市版图上,汽车产业的变革与升级正在加速向前推进,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高地正在形成。


为此,21世纪经济报道用全新的坐标体系,从探寻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底层逻辑出发,重磅推出系列报道——《汽车新商业地理 | 寻找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从产业布局、顶层设计、基础设施、消费能力、供应链体系等多个维度分析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合肥、重庆、西安等国内各个城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势。


尚未入夜,熙攘的春熙路上,已经华灯初上。


这里是中国最潮流城市的风向标,全国的街头潮流和时尚品牌同频跳动,近一个世纪的商业脉络蓬勃不息。在现代商业和千年文化的叠加中,这条取名“熙来攘往,如登春台”的商业街已经成为成都这座城市的新名片。


春熙路有酒,而成都,也从来不缺故事。


入夜,灯火阑珊,从地铁2号线春熙路站上车,一路向东,大约40分钟后到达到2号线的终点——龙泉驿站———汽大众、一汽丰田、神龙汽车、沃尔沃等整车厂在此串珠成链,生产线上,灯火通明。


“向死而生、艰苦奋斗、行胜于言”,进入成都市龙泉驿区汽车城的神龙汽车成都工厂的生产车间,“三种精神”便映入眼帘。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