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电网用抽水蓄能“掌控”未来2.5亿千瓦新能源
科技日报记者获悉,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方电网公司)正加快推进广东肇庆浪江、惠州中洞、广西南宁等一批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有力支撑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广东肇庆浪江、惠州中洞、广西南宁 3 个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 360 万千瓦,总投资约 240 亿元,年设计发电量共 48 亿千瓦时,建成投运后可实现与广东、广西区域新能源联合协调运行,有效支撑新能源接入与消纳。加上已在建的广东梅州和阳江两个抽水蓄能电站,到 2025 年,南方 5 省区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将达到 1400 万千瓦。
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孟振平表示,南方电网公司正在积极推动抽水蓄能发展,未来 10 年,将建成投产 2100 万千瓦抽水蓄能系统,同时开工建设 " 十六五 " 投产的 1500 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总投资约 2000 亿元,加上合理规模的新型储能系统,将满足 2030 年南方 5 省区约 2.5 亿千瓦新能源的接入与消纳。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十四五 " 和 " 十五五 " 期间,南方 5 省区将分别新增新能源装机 1 亿千瓦以上,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电网,对电网的消纳能力和调节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南方电网公司战略规划部总经理郑外生介绍,抽水蓄能是当前技术最成熟、经济性最优、最具大规模开发条件的灵活调节电源。抽水蓄能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调节器和稳定器,新能源大规模发展的助推器,可有效提升电力供应保障能力、电网安全运行水平,促进新能源消纳,推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近年来,我国抽水蓄能装机规模显著增长,已建和在建规模均居世界首位。但目前我国抽水蓄能在电力系统中仅占比 1.4%,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其中,南方 5 省区抽水蓄能装机 788 万千瓦,占比 2.1%,高于全国占比。
今年 9 月,国家能源局发布《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 — 2035 年)》提出,加快发展抽水蓄能,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迫切要求。
南方电网公司印发的《公司关于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转型的意见》提出,将在未来 3 个五年计划中,加快抽水蓄能系统建设," 十四五 " 新增装机 600 万千瓦," 十五五 "" 十六五 " 各新增装机 1500 万千瓦,未来 15 年增长 4.6 倍。到 2030 年,大约相当于新增 1 个三峡水电站的装机容量,支撑 2.5 亿千瓦以上新能源接入和消纳。
" 抽水蓄能电站在用电低谷时,利用富余的电能把下水库的水抽到上水库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时,再利用上水库的水进行发电,弥补电网的供电缺口。" 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定林介绍,抽水蓄能电站作为城市电网的重要调节手段,具有运行灵活、反应快速等优点,被誉为大电网的 " 调节器 "" 稳压器 " 和 " 充电宝 "。
面对当前电力供应紧张局面,南方电网公司调峰调频电站充分发挥削峰填谷的作用,全力保障电力生产。据统计,目前已建成投运的 5 座抽水蓄能电站 9 月总调峰时间为 8541 小时,是今年平均水平的 125%,比去年同期增长 38%。
此次加快推进的 3 个抽水蓄能电站都是国家 " 十四五 " 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其中,广东肇庆浪江、惠州中洞抽水蓄能电站建成后将优化当地电源结构,更好地实现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有效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能源安全保障和能源存储体系建设。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个抽水蓄能电站是南方 5 省区抽水蓄能电站中首次应用可变速机组的电站。相对于定速抽水蓄能机组,可变速机组能够提供更为灵活、快速、高效、可靠的调节能力,能更好地适应新能源的波动特性。
南方电网公司目前已在南方区域建设广东梅州和阳江两个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均为 120 万千瓦,预计首台机组将提前至今年底投产,这将大幅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电网调节能力,缓解高峰时段用电紧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