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林新能源:打造云南首个光伏新能源乡村振兴样板
我国乡村地区面积广大,拥有大量可利用的屋顶资源,能源需求十分旺盛,存在较大的减排空间,在乡村建设光伏发电系统,将成为未来乡村能源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光伏发电系统不仅可以给村民日常生活提供能源,而且富余电力可向国家电网输出 ,创造新的收入来源,是助力乡村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
为贯彻落实国家“双碳”目标及乡村振兴战略,『日林新能源』打造设计云南省首个新能源产业振兴示范村——云南省禄劝县马鹿塘乡孟公德村,有效解决乡村用能问题的同时,建设光伏太阳能生产设施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同时改善乡村环境,促进乡村能源结构绿色协调发展。
孟公德村位于昆明市海拔最高的地区,是“边”、“民”、“低收入”特点突出的乡镇之一,山高地少,没有支柱产业,缺乏收入,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艰苦,能源体系落后,青壮劳动力外流,现有产业基础难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当地农民长期入不敷出,生活贫困。
2020年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当地农民贫困现状有所改善,“三农”工作重心从脱贫攻坚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孟公德村项目以乡村振兴为目标,利用以光伏、储能综合能源技术,结合国家“3060”碳中和战略部署,因地制宜开展高原地貌条件下的综合能源产业融合示范项目,采用跨领域的多种技术集成应用,与马鹿塘乡未来产业发展和乡镇规划有机结合,推进当地农业、养殖业和新能源产业共同发展,利用当地充足太阳能资源,带动其它产业发展,改善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居民收入,打造云南可再生能源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样板。
孟公德村项目建设主要用于服务村民的生产和生活:
(一)用太阳能服务生活
采用户用式光伏系统技术,为105户村民建设户用并网太阳能发电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生产的电力余电销售给国家电网,售电收入全部分配给提供屋顶,参与电站建设的村民,从而增加村民收入,提高村民生活品质。
(二)用太阳能支持生产
1、为当地养猪专业合作社提供太阳能储能系统进行供电,按照日均用电30度设计,主要用于给小猪取暖保温,电力不足部分采用市电补充,多余超出部分存储在储能系统中。
2、利用村小组活动室搭建1处农产品(土豆片、红薯片)烘干房,利用太阳能储能系统进行供电烘干,烘干设备3p,额定功率3KW,最大功率5KW,一天烘干200-300KG湿料,日耗电15-20度,烘干12-14小时,根据保留的水分4-6小时也可以,要求电力220伏50赫兹。
3、利用太阳能储能系统为新引进的5亩出口蔬菜种植区喷灌系统供电,支持当地蔬菜种植产业发展,光伏水泵采用三相电,功率为3KW。
(三)用太阳能减少集体开支
为村委会、村小组活动室、教堂3处公共设施提供太阳能储能系统进行集中供电,支持村委会等公共机构开展更为丰富的教育、文化活动,3处公共设施初步核算按照日均用电7度电设计,该设施可以有效减少村集体电费支出。
(四)用太阳能建设平安乡村
建设新能源科技新农村:智慧灯杆+太阳能路灯,利用太阳能智慧灯杆一杆集成的优势集照明、森林防火监控、乡村安全监控、文化宣传、手机充电等功能于一体,展示光伏智能化应用场景,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五)太阳能便携式农机的推广使用
1、为出口蔬菜种植基地提供太阳能物理杀虫灯;
2、为村集体提供便携式光伏水泵;
3、为村集体提供太阳能喷雾器。